您当前的位置: 企投新闻网 > 资讯 > 正文
企投新闻网-移动版 首页

知识付费的两种演化模式,以罗辑思维和微课传奇为例

时间:2019-10-24 09:36
分享到:

央广网广州10月23日消息(记者官文清)近日,“罗辑思维要在科创板上市”的消息在社交平台上引发了广泛关注,一时间,“知识付费第一股”一词被多家媒体引入标题。借此,知识付费类产品也迎来高光时刻,一扫前不久吴晓波频道15亿交易告败所带来的阴霾。

但是,围绕着“知识付费”的争议并没有结束,相反,从微博上的议论来看,抱持“看笑话”心态的人不在少数,例如,有网友在相关文章下留言戏称“一骗未平,一骗又起”。由此可见,为知识付费“正名”,梳理其间的两种演化逻辑,依然是一件任重道远的工作。

为知识付费“正名”

与社交电商、游戏直播不同,知识付费不是一个新概念,早在三千年前孔子提出“有教无类”的办学思想创办私学时,“拿知识换口粮”就成为了知识阶层谋生的手段。但是,在我们今日互联网语义下的“知识付费”早已与上述的朴素主义解读有着天壤之别。

反对“知识付费”的声音中不乏朴素视角下的论证,这些论证意在“溯本清源”,但由此来削弱“知识付费”的现实意涵,未免有偷换概念之嫌,并且会给整个行业造成破坏性的解构。事实上,“知识付费”的现实意涵早已超出了字面意思,可以说,其是互联网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必然产物,是互联网供给侧改革的结果,与移动支付、媒介变革、交互设计、人格IP化等互联网理念和技术密不可分。

从需求端来看,面向公众的知识付费产品的涌现也有其必然性。“在资讯爆炸的时代,我们缺的不是信息,而是筛选信息的工具;在出版繁盛的时代,我们缺的不是阅读,而是指引阅读的主张”,这句源自深圳书城某活动的主题句,很好地诠释了当代互联网人的困扰,即缺的不是资讯、信息和知识,而是关于知识的指引。因而,也可以说,“知识付费”是一项提供知识指引的服务。

知识付费的IP模式,以“知识网红”罗振宇为例

作为知识付费领域的先锋,罗振宇在这个圈里已浸淫了7年之久,他率先把内容付费这件事玩出了“人格化营销”的新境界,成为知识网红,并赚得盆满钵满。因而,在很长一段时间里,“知识付费”这个概念与罗振宇和他的得到APP牢牢地绑定在一起,并随着“罗胖”个人的声名起落,时而被捧上云端,时而被踩进泥里。

类似于“罗振宇是个骗子”的质疑声从来没有断过,与此同时,也有人将矛头对准知识付费,认为“知识付费就是一个伪命题”。在今年年初,这一论断曾在朋友圈盛行一时,反鸡汤、反毒奶的声浪不小,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付费类互联网产品的“形象坏点”。这是知识付费的IP模式的弊端所在,知识付费因一批知识网红进入公众视野,也因他们的个性陷入争议。

事实上,知识付费的IP模式是传统流量变现的分支,现代社会普遍的“知识焦虑”为这一模式的盛起提供了现实依据。依托个人的流量值带火一款产品,进而带火一家公司,这决定了此类付费内容的广博和宏大,这也是为什么进入公众视野的知识付费类产品多为泛人文或泛财经类的原因。

知识付费的细分模式,以微课传奇为例

在互联网技术的加持下,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是未来社会发展的基本逻辑,这意味着知识付费产业的发展也必然会向细分领域衍变。以微课传奇为例,家庭“空场”带来诸多社会问题和互联网场域中的分工细化,共同决定了此类家庭教育类互联网产品的涌现。

具体来说,时代的快速发展使得无数个人如转轴一样参与到社会生活之中,由此,家庭“空场”带来了诸多社会问题:离婚率持续增长,问题青年频惹事端等等;与此同时,在实践层面,心理学、社会学等专业学科也开始走进现实,关照家庭,诸多好的家庭理念、教育思想汇入资讯的汪洋之中。在这一背景下,以微课传奇为代表的以家庭教育为主题的知识付费产品浮出水面。

微课传奇之所以具有代表性,并非因为它取得了商业意义上的成功,而是因为其“希望自己能点亮三亿盏心灯、支持三亿个家庭”的理念和愿景,能够说明知识付费在细分领域的演化模式,即以问题为导向,以解决具体的家庭中的现实问题为出发点,逐渐辐射、服务更多的人和家庭。正如微课传奇董事长杨红岩所指出:“让正确的家庭相处之道如涟漪一般不断向外扩散,让越来越多的家庭以低成本获得高质量的学习乐趣”。就强调实用性这一点而言,其与知识网红引领潮流,以人们“知识焦虑”情绪为导向的发展模式有着根本性的不同。

由此,可以预见,未来知识付费也会向着精细化、定制化的方向发展,以解决现实问题为导向和重心的知识付费类产品会从整个行业中分化出来,与罗振宇、吴晓波、樊登等人格IP一派分道而行。谁优谁劣,谁成谁败,无从断言,但我们相信,知识付费的生态会日渐丰富,且它真的会在不久的将来迎来自己的春天。

来源: 央广网 责任编辑:企投新闻网
免责声明:
  • 注明“来源:企投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企投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企投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企投新闻网转载文章是为了传播信息,不代表本网观点。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发送至电子邮箱:

知识付费的两种演化模式,以罗辑思维和微课传奇为例

导读:央广网广州10月23日消息(记者官文清)近日,“罗辑思维要在科创板上市”的消息在社交平台上引发了广泛关注,一时间,“知识付费第一股”一词被多

央广网广州10月23日消息(记者官文清)近日,“罗辑思维要在科创板上市”的消息在社交平台上引发了广泛关注,一时间,“知识付费第一股”一词被多家媒体引入标题。借此,知识付费类产品也迎来高光时刻,一扫前不久吴晓波频道15亿交易告败所带来的阴霾。

但是,围绕着“知识付费”的争议并没有结束,相反,从微博上的议论来看,抱持“看笑话”心态的人不在少数,例如,有网友在相关文章下留言戏称“一骗未平,一骗又起”。由此可见,为知识付费“正名”,梳理其间的两种演化逻辑,依然是一件任重道远的工作。

为知识付费“正名”

与社交电商、游戏直播不同,知识付费不是一个新概念,早在三千年前孔子提出“有教无类”的办学思想创办私学时,“拿知识换口粮”就成为了知识阶层谋生的手段。但是,在我们今日互联网语义下的“知识付费”早已与上述的朴素主义解读有着天壤之别。

反对“知识付费”的声音中不乏朴素视角下的论证,这些论证意在“溯本清源”,但由此来削弱“知识付费”的现实意涵,未免有偷换概念之嫌,并且会给整个行业造成破坏性的解构。事实上,“知识付费”的现实意涵早已超出了字面意思,可以说,其是互联网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必然产物,是互联网供给侧改革的结果,与移动支付、媒介变革、交互设计、人格IP化等互联网理念和技术密不可分。

从需求端来看,面向公众的知识付费产品的涌现也有其必然性。“在资讯爆炸的时代,我们缺的不是信息,而是筛选信息的工具;在出版繁盛的时代,我们缺的不是阅读,而是指引阅读的主张”,这句源自深圳书城某活动的主题句,很好地诠释了当代互联网人的困扰,即缺的不是资讯、信息和知识,而是关于知识的指引。因而,也可以说,“知识付费”是一项提供知识指引的服务。

知识付费的IP模式,以“知识网红”罗振宇为例

作为知识付费领域的先锋,罗振宇在这个圈里已浸淫了7年之久,他率先把内容付费这件事玩出了“人格化营销”的新境界,成为知识网红,并赚得盆满钵满。因而,在很长一段时间里,“知识付费”这个概念与罗振宇和他的得到APP牢牢地绑定在一起,并随着“罗胖”个人的声名起落,时而被捧上云端,时而被踩进泥里。

类似于“罗振宇是个骗子”的质疑声从来没有断过,与此同时,也有人将矛头对准知识付费,认为“知识付费就是一个伪命题”。在今年年初,这一论断曾在朋友圈盛行一时,反鸡汤、反毒奶的声浪不小,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付费类互联网产品的“形象坏点”。这是知识付费的IP模式的弊端所在,知识付费因一批知识网红进入公众视野,也因他们的个性陷入争议。

事实上,知识付费的IP模式是传统流量变现的分支,现代社会普遍的“知识焦虑”为这一模式的盛起提供了现实依据。依托个人的流量值带火一款产品,进而带火一家公司,这决定了此类付费内容的广博和宏大,这也是为什么进入公众视野的知识付费类产品多为泛人文或泛财经类的原因。

知识付费的细分模式,以微课传奇为例

在互联网技术的加持下,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是未来社会发展的基本逻辑,这意味着知识付费产业的发展也必然会向细分领域衍变。以微课传奇为例,家庭“空场”带来诸多社会问题和互联网场域中的分工细化,共同决定了此类家庭教育类互联网产品的涌现。

具体来说,时代的快速发展使得无数个人如转轴一样参与到社会生活之中,由此,家庭“空场”带来了诸多社会问题:离婚率持续增长,问题青年频惹事端等等;与此同时,在实践层面,心理学、社会学等专业学科也开始走进现实,关照家庭,诸多好的家庭理念、教育思想汇入资讯的汪洋之中。在这一背景下,以微课传奇为代表的以家庭教育为主题的知识付费产品浮出水面。

微课传奇之所以具有代表性,并非因为它取得了商业意义上的成功,而是因为其“希望自己能点亮三亿盏心灯、支持三亿个家庭”的理念和愿景,能够说明知识付费在细分领域的演化模式,即以问题为导向,以解决具体的家庭中的现实问题为出发点,逐渐辐射、服务更多的人和家庭。正如微课传奇董事长杨红岩所指出:“让正确的家庭相处之道如涟漪一般不断向外扩散,让越来越多的家庭以低成本获得高质量的学习乐趣”。就强调实用性这一点而言,其与知识网红引领潮流,以人们“知识焦虑”情绪为导向的发展模式有着根本性的不同。

由此,可以预见,未来知识付费也会向着精细化、定制化的方向发展,以解决现实问题为导向和重心的知识付费类产品会从整个行业中分化出来,与罗振宇、吴晓波、樊登等人格IP一派分道而行。谁优谁劣,谁成谁败,无从断言,但我们相信,知识付费的生态会日渐丰富,且它真的会在不久的将来迎来自己的春天。

免责声明:
  • 注明“来源:企投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企投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企投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企投新闻网转载文章是为了传播信息,不代表本网观点。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发送至电子邮箱: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