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企投新闻网 > 资讯 > 正文
企投新闻网-移动版 首页

nice“低价+爆款”能否唤醒美妆行业

时间:2020-03-16 11:55
分享到:

2020年年初,中国人经历了最长的一次春节“假期”,而各大商场尤其是时尚店铺则被迫进入了漫长的“冬眠”。消毒防疫、闭店观望、政府扶持是众多时尚品牌选择调整、应对疫情的“上半场”,那么进入“抗击疫情”下半场,寻求自救,赢回消费者信心,挽救几近停摆的线下业绩,则成了其生存发展的第一要务。

于是,直播带货、社群营销、小程序卖货、云逛店、宅家购等一系列线上操作,如雨后春笋般应运而生,成为时尚品牌角逐后疫情时期之关键。

业绩倒逼下的自救加速度

“由于此次疫情来的突然且正好在除夕前几天,原本一家门店一天可以创下700万营业额,而春节前一天只能做到10万。”一位快时尚品牌负责人曾透露。同样的遭遇也在各时尚品牌间蔓延:百丽鞋类事业部与新业务事业部总裁盛放在对员工的公开信中坦言,2月份的营收预计将会下降80%左右;在全国拥有超250家门店的上海服装品牌Lulualways也表示自1月疫情爆发后,线下几乎没有收入;德国高端服饰集团Hugo Boss也在近期发布盈利预警,表示新冠肺炎疫情将对其第一季度业绩产生重大影响,亚太市场将录得个位数的跌幅,整体息税前利润将下降4%。

在品牌饱受业绩打击的同时,国际品牌迫于无奈,也在疫情较为严重的时候开始了一波关店潮。Levi’s李维斯关闭了中国市场半数门店,预计占集团收入的3%;Nike宣布暂时关闭中国约半数门店,剩余店面将缩短营业时间;优衣库在中国关店270家,占总门店数的约40%;H&M关闭了武汉地区的13家门店;Gap集团最终也宣布关闭中国总部和工厂,旗下门店则会根据需要调整营业时间,部分门店则会暂停营业。

另一方面,曾一度被看好的美妆行业,也因线下门店客流稀少,乃至闭店等因素影响,受损严重。雅诗兰黛集团下调了2020财年利润预期;珀莱雅2020年收入增速也将由原预测值32.34%降至约24.22%;丸美2020年收入增速则将由原预测值20.38%降至9.47%。贝恩公司联合天猫发布的报告也显示,相比于2019年同期,2020年春节正月初一至正月十三期间的美妆品类销售额整体下降30%。

一面是疫情可控的遥遥无期,一面是商业活力的急需被触发,时尚行业自救迫在眉睫。

宅经济加速消费行为改变的背后

在疫情直接影响时尚产业发展的同时,也正加速改变着人们的生活习惯、消费行为,线上正成为他们的主要购买渠道。

围绕这点,各品牌纷纷“上线”自救,通过电商平台、直播、微信、社群等多种销售场景助推消化库存,保证生存现金流,缓解疫情冲击。与此同时,不少化妆品公司也开始重新审视战略布局。

“2020年,线上事业的成长比年初计划会更上一层楼,我们将适当加大投资。”拥有护肤品牌芙丽芳丝、彩妆品牌凯朵的日本化妆品公司佳丽宝相关负责人曾向媒体坦言。法国美妆巨头欧莱雅集团CEO Jean-Paul Agon 也曾表示,2月以来,集团美妆和护肤产品在中国的线上销售相比去年同期实现了增长,线上渠道的表现弥补了整体销售受到的负面冲击。

不难发现,疫情也在加速人们对网络直播的关注。另一方面,受益于李佳琦等网红过去一年迅速崛起,有人预测,2020年将是社交电商爆发之年。据中国互联网协会近日发布的《2019中国社交电商行业发展报告》显示,2019年中国社交电商市场规模将超2万亿元,同比增长63.2%;从业人员规模将达4801万人,同比增长58.3%。

是挑战,也是机遇

危机也是促使行业加速升级的契机。如1928年美国金融危机,催生了连锁超市;2003年“非典”时期,成就了阿里巴巴、京东等一批线上零售……如今,这场疫情中也是“危”中藏“机”,行业或将产生新的机会和变革。

正如上文所述,2020年社交电商将带给我们更大的想象空间,也会有更多电商转型做抖音、快手、淘宝等直播类社交电商,去打造独具个性化IP的自身属性。而那些如球鞋潮品电商平台nice、美妆社交平台小红书等天生就具备社交属性的平台,或将受益于此,在发挥自身更具创新力的前提下释放出更多平台势能。

以球鞋电商平台nice为例,依靠长达5年的图片社交积累,其对于社群经营已有一定经验。在这种先天基因的加持下,于2018年7月正式转型为“潮人社区+交易平台”模式后,nice仅用了5个月时间,就实现了月GMV过亿的目标。

而在此次疫情期间,nice又以爆款口红和低价为切入点,上架了如李佳琦推荐过的圣罗兰血腥玛丽N80,MAC断货王泫雅色316,DIOR传奇红999等社交网络上的热门款式,拓宽品类以寻求新的业务增长点,不论是用户群还是品牌都实现了破圈。据nice官方透露,目前其每天的口红成交量在数千单。

在这背后,是nice对疫情期间以需求端为驱动的本质研究,尤其是年轻人的兴趣消费。在其看来,疫情客观上切断了正常运转的线下商业,因而催生出了新的刚需和可能性——即在特殊时期,除了最基本的生活需求之外,宅在家的年轻人还有迫切的社交、精神需求。口红作为一种低价但是高格调的奢侈消费品,是很多女生的“非必要之物”,在正常生活被打破之际起到安慰作用,让消费者感到自己的生活品质没有降低,这种仪式感就是消费心理学上著名的“口红效应”。

而QuestMobile的数据显示,2019年5月nice用户的女性用户超过半数。nice正是瞄准了疫情之下的新需求和此场景下的新机会。

随着疫情的逐渐缓解,各行各业陆续复工,美妆消费市场已经逐步开始复苏,特别是线上布局的品牌,明显尝到了渠道红利。

在nice看来,消费者对美妆产品的购买习惯正在发生明显变化,据青眼情报发布的《新冠肺炎疫情下的美妆消费者调研报告》显示,线上渠道正成为美妆类商品主要购买渠道,49%的消费者更倾向于在线上购买美妆产品;58%的消费者选择一次性购买多件美妆产品,相较于疫情发生前,选择一次多件购买的人数增加了346%。尤其是美妆品类中的“前哨产品”口红,其销售量、网络搜索次数、分享次数都出现了数倍增长。以拼多多为例,疫情期间口红销量同比增长了270%,分享次数同比增加310%。2月20日淘宝发布报告显示,口红成了复工潮的硬通货,热门品牌口红涨幅均在300%—700%之间。 

虽然新冠肺炎病毒疫情对于我国商业的打击前所未有,不过在某种程度上,其也正在触发一个新商业周期的开启,同时这种周期迭代也正在加速,对于很多企业不失为一种机遇。

正如上文提及的nice,前期通过对潮流人群精准的把握在众多球鞋交易平台中成功杀出,成为黑马;如今,在众多时尚品牌正对业担忧、求变之时,又以“低价+爆款”为切入点踏入创新自救阵营,且表现不俗。

未来,创新及应对能力将成为企业发展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将伴随着新生代需求从线性经验,跨越到结构性关联创新,最终呈现出时代新能量,反作用于商业发展。

来源: 科创新闻网 责任编辑:企投新闻网
免责声明:
  • 注明“来源:企投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企投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企投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企投新闻网转载文章是为了传播信息,不代表本网观点。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发送至电子邮箱:

nice“低价+爆款”能否唤醒美妆行业

导读:2020年年初,中国人经历了最长的一次春节“假期”,而各大商场尤其是时尚店铺则被迫进入了漫长的“冬眠”。消毒防疫、闭店观望、政府扶持是众多时

2020年年初,中国人经历了最长的一次春节“假期”,而各大商场尤其是时尚店铺则被迫进入了漫长的“冬眠”。消毒防疫、闭店观望、政府扶持是众多时尚品牌选择调整、应对疫情的“上半场”,那么进入“抗击疫情”下半场,寻求自救,赢回消费者信心,挽救几近停摆的线下业绩,则成了其生存发展的第一要务。

于是,直播带货、社群营销、小程序卖货、云逛店、宅家购等一系列线上操作,如雨后春笋般应运而生,成为时尚品牌角逐后疫情时期之关键。

业绩倒逼下的自救加速度

“由于此次疫情来的突然且正好在除夕前几天,原本一家门店一天可以创下700万营业额,而春节前一天只能做到10万。”一位快时尚品牌负责人曾透露。同样的遭遇也在各时尚品牌间蔓延:百丽鞋类事业部与新业务事业部总裁盛放在对员工的公开信中坦言,2月份的营收预计将会下降80%左右;在全国拥有超250家门店的上海服装品牌Lulualways也表示自1月疫情爆发后,线下几乎没有收入;德国高端服饰集团Hugo Boss也在近期发布盈利预警,表示新冠肺炎疫情将对其第一季度业绩产生重大影响,亚太市场将录得个位数的跌幅,整体息税前利润将下降4%。

在品牌饱受业绩打击的同时,国际品牌迫于无奈,也在疫情较为严重的时候开始了一波关店潮。Levi’s李维斯关闭了中国市场半数门店,预计占集团收入的3%;Nike宣布暂时关闭中国约半数门店,剩余店面将缩短营业时间;优衣库在中国关店270家,占总门店数的约40%;H&M关闭了武汉地区的13家门店;Gap集团最终也宣布关闭中国总部和工厂,旗下门店则会根据需要调整营业时间,部分门店则会暂停营业。

另一方面,曾一度被看好的美妆行业,也因线下门店客流稀少,乃至闭店等因素影响,受损严重。雅诗兰黛集团下调了2020财年利润预期;珀莱雅2020年收入增速也将由原预测值32.34%降至约24.22%;丸美2020年收入增速则将由原预测值20.38%降至9.47%。贝恩公司联合天猫发布的报告也显示,相比于2019年同期,2020年春节正月初一至正月十三期间的美妆品类销售额整体下降30%。

一面是疫情可控的遥遥无期,一面是商业活力的急需被触发,时尚行业自救迫在眉睫。

宅经济加速消费行为改变的背后

在疫情直接影响时尚产业发展的同时,也正加速改变着人们的生活习惯、消费行为,线上正成为他们的主要购买渠道。

围绕这点,各品牌纷纷“上线”自救,通过电商平台、直播、微信、社群等多种销售场景助推消化库存,保证生存现金流,缓解疫情冲击。与此同时,不少化妆品公司也开始重新审视战略布局。

“2020年,线上事业的成长比年初计划会更上一层楼,我们将适当加大投资。”拥有护肤品牌芙丽芳丝、彩妆品牌凯朵的日本化妆品公司佳丽宝相关负责人曾向媒体坦言。法国美妆巨头欧莱雅集团CEO Jean-Paul Agon 也曾表示,2月以来,集团美妆和护肤产品在中国的线上销售相比去年同期实现了增长,线上渠道的表现弥补了整体销售受到的负面冲击。

不难发现,疫情也在加速人们对网络直播的关注。另一方面,受益于李佳琦等网红过去一年迅速崛起,有人预测,2020年将是社交电商爆发之年。据中国互联网协会近日发布的《2019中国社交电商行业发展报告》显示,2019年中国社交电商市场规模将超2万亿元,同比增长63.2%;从业人员规模将达4801万人,同比增长58.3%。

是挑战,也是机遇

危机也是促使行业加速升级的契机。如1928年美国金融危机,催生了连锁超市;2003年“非典”时期,成就了阿里巴巴、京东等一批线上零售……如今,这场疫情中也是“危”中藏“机”,行业或将产生新的机会和变革。

正如上文所述,2020年社交电商将带给我们更大的想象空间,也会有更多电商转型做抖音、快手、淘宝等直播类社交电商,去打造独具个性化IP的自身属性。而那些如球鞋潮品电商平台nice、美妆社交平台小红书等天生就具备社交属性的平台,或将受益于此,在发挥自身更具创新力的前提下释放出更多平台势能。

以球鞋电商平台nice为例,依靠长达5年的图片社交积累,其对于社群经营已有一定经验。在这种先天基因的加持下,于2018年7月正式转型为“潮人社区+交易平台”模式后,nice仅用了5个月时间,就实现了月GMV过亿的目标。

而在此次疫情期间,nice又以爆款口红和低价为切入点,上架了如李佳琦推荐过的圣罗兰血腥玛丽N80,MAC断货王泫雅色316,DIOR传奇红999等社交网络上的热门款式,拓宽品类以寻求新的业务增长点,不论是用户群还是品牌都实现了破圈。据nice官方透露,目前其每天的口红成交量在数千单。

在这背后,是nice对疫情期间以需求端为驱动的本质研究,尤其是年轻人的兴趣消费。在其看来,疫情客观上切断了正常运转的线下商业,因而催生出了新的刚需和可能性——即在特殊时期,除了最基本的生活需求之外,宅在家的年轻人还有迫切的社交、精神需求。口红作为一种低价但是高格调的奢侈消费品,是很多女生的“非必要之物”,在正常生活被打破之际起到安慰作用,让消费者感到自己的生活品质没有降低,这种仪式感就是消费心理学上著名的“口红效应”。

而QuestMobile的数据显示,2019年5月nice用户的女性用户超过半数。nice正是瞄准了疫情之下的新需求和此场景下的新机会。

随着疫情的逐渐缓解,各行各业陆续复工,美妆消费市场已经逐步开始复苏,特别是线上布局的品牌,明显尝到了渠道红利。

在nice看来,消费者对美妆产品的购买习惯正在发生明显变化,据青眼情报发布的《新冠肺炎疫情下的美妆消费者调研报告》显示,线上渠道正成为美妆类商品主要购买渠道,49%的消费者更倾向于在线上购买美妆产品;58%的消费者选择一次性购买多件美妆产品,相较于疫情发生前,选择一次多件购买的人数增加了346%。尤其是美妆品类中的“前哨产品”口红,其销售量、网络搜索次数、分享次数都出现了数倍增长。以拼多多为例,疫情期间口红销量同比增长了270%,分享次数同比增加310%。2月20日淘宝发布报告显示,口红成了复工潮的硬通货,热门品牌口红涨幅均在300%—700%之间。 

虽然新冠肺炎病毒疫情对于我国商业的打击前所未有,不过在某种程度上,其也正在触发一个新商业周期的开启,同时这种周期迭代也正在加速,对于很多企业不失为一种机遇。

正如上文提及的nice,前期通过对潮流人群精准的把握在众多球鞋交易平台中成功杀出,成为黑马;如今,在众多时尚品牌正对业担忧、求变之时,又以“低价+爆款”为切入点踏入创新自救阵营,且表现不俗。

未来,创新及应对能力将成为企业发展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将伴随着新生代需求从线性经验,跨越到结构性关联创新,最终呈现出时代新能量,反作用于商业发展。

关键词:nice“低价+爆款”能否唤醒美妆行业 编辑:企投新闻网
免责声明:
  • 注明“来源:企投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企投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企投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企投新闻网转载文章是为了传播信息,不代表本网观点。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发送至电子邮箱:

相关阅读